古筝意境唯美的诗词
古筝意境唯美的诗词:
1.李端《听筝》
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资料图】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2.萧纲《弹筝》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3.沈约《咏筝》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4.唐.李师《筝》
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
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细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听西秦奏,筝等有剩哀。愁龙暗玉海,夜燕语雕雨。
5.元.杨维《鸣筝曲》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玉海,夜燕语雕。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适合朗诵古诗词的古筝轻音乐,较长一点的。。各位帮...
可以使用渔舟唱晚或云水禅心系列渔舟唱晚简介:《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建国后,著名音乐家黎国荃先生根据同名筝曲曾改编创作为小提琴曲,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吕思清、盛中国、俞丽娜都曾倾情演绎。1984年CCTV《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开始采用电子琴演奏的同名曲《渔舟唱晚》(这首电子琴曲和传统的《渔舟唱晚》是不一样的)。三十年不变的背景音乐,成为十三亿人最熟悉和喜爱的音乐,它也许是全世界所有电视栏目中播放时间最长的背景音乐。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一段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此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且十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这首富于诗情画意的筝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古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有关乐曲的由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种认为是30年代中期古筝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加以改编而成的,另一说法是山东古筝家金灼南早年将家乡的民间传统曲《双板》等乐曲改编而成的。现广为流传的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云水禅心系列简介:《云水禅心》是佛教纯音乐专辑,1993年12月06日发行,共收录六首曲子。古筝的音律柔美、清雅、塑性极大,常因乐曲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以清新中不失庄严,淡雅中不失通俗的独特风格。聆听时令人充分得到宁静,空灵、飘逸,完全表达佛乐的高远意境,展现佛曲的庄严清净。悠扬动听的古曲,赋予佛缘梵音的新创意,带给你一个与众不同的音乐意境。《云水禅心》 古筝叮叮咚咚地婉转,如流水潺潺。竹林扶疏,泉石相映,天籁一般的绝妙之音漫卷漫舒,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仿佛天地万物全都溶在了这一份亦真亦幻的意境之中。 偶尔几声清越短促的琵琶,像花朵碎密如锦,飘浮在绿枝之间。轻柔清丽的电子乐,如广袤的天际几朵白云,悠然飘游,使得曲子的气韵更加柔和飘逸。揭开音乐禅意神圣的面纱,感觉到的是江南丝竹般的清幽。《云水禅心》属于佛教音乐,这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可超越浮尘,和人世的杂乱无绪的情结。天地间事物的变化,延伸,可在这一动一静中展现,升华,直变得宁和。其中包括《云水禅心》、《古刹夕照》、《灵山梵音》、《深山禅林》、《寒山僧踪》、《佛门钟声》是佛教古筝乐的代表求几首关于古筝的古诗词
《咏筝诗》、《听筝》、《听崔七妓人筝》、《筝》、《春日行》。
1、《咏筝诗》南北朝・沈约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译文
古筝弹奏着久已中绝失传的曲调,乐曲清越绝伦。
筝弦之上但见妙指轻拂,忽尔音断弦绝、寂然无声,忽而弦声复起、清音悠扬。
听筝者只闻筝曲绕梁之美,又哪里知晓弹筝者玉颜丽质之下的内心与才情呢。
2、《听筝》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3、《听崔七妓人筝》唐朝・白居易
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译文
画着精致妆容、身着绝美的衣衫的丫环坐在玉楼中,弹着十三弦乐器道出了惆怅。
凭你刚才弹奏的曲子,江州司马的头发全白了。
4、《筝》唐代・张祜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
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译文
绰约风姿,好像天上仙子一样,从云端翩然而至,手腕的洁白如凝脂。
似乎习习的夜风是从筝上而来,春水呜咽流动的感觉也好像是从筝是发出的。
好似玉佩轻轻敲击发出的声响,也好像留宿在枝头未飞走的黄莺的啼鸣。
哪里还有比这更美妙的声音啊?天上一轮明月洒下清辉,无论在在何处都共同分享着同一轮明月。
5、《春日行》 唐朝・李白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Z。
帝不去,留镐京。安能为轩辕,独往入��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译文
深宫的高楼高耸入云,宫殿中的大柱子上盘着金龙。
当窗的佳人在白日下纤手调筝,发出优美的乐声。
春风将曲子徐徐吹进君王之耳,原来这是一首仙人之曲,曲名叫《升天行》。
众多楼船绕着天池中的蓬莱仙岛,接沓而行,船下的波浪发出哗哗的响声。
三千名宫娥在船上载歌载舞,撞钟击鼓之声震得宫殿发出轰鸣。
群臣和百姓们也都翩翩起舞,歌颂天下太平。
君王实行无为而治,天下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天庭上三十六个天帝要来迎接,仙人们纷纷驾着云车翩然而下。
但是当今之圣明天子,要留在都城与民同乐。
他怎忍心像轩辕黄帝那样,丢下群臣百姓独自一个人去升天成仙呢?
小臣谨向陛下拜祝:祝圣上寿比南山,愿陛下的鸿名,永垂后世,万古留芳!
关于“古筝”的诗句有哪些?
1、《鸣筝曲》元末 杨维桢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 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2、《咏筝》 梁 沈约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3、《听筝》唐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4、《听崔七妓人筝》唐白居易
花脸云裘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自尽江州司马头。
5、《筝》 唐 李峤
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 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6、《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行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7、《虞美人》 宋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山眉黛低。
8、《夜筝》唐 白居易
曲阑干外天如水, 昨夜还曾倚, 初将明月比佳期。 长向月圆时候, 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 旧意谁教改。 一春离恨懒调弦, 犹有两行闲泪, 宝筝前。
9、《宴席赋得姚美人后筝歌》 唐 卢纶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出帘仍有钿筝随, 见罢翻令恨识迟。
10、《送千牛将军赴阙五十韵》唐 李商隐
弦危中妇瑟, 甲冷想夫筝。
11、《古风》 唐李白
齐瑟弹东吟, 秦弦弄西音。
12、 《听筝》 唐 张九龄
端居正无绪, 那复发秦筝。
13、《退宫妓》唐 廖融
宝筝钿剥阴尘覆, 锦帐看消画烛幽。
14、《邯郸南亭观妓》 唐 李白
清筝何缭绕, 度曲绿云垂。
15、《无题四首》唐 李商隐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崖。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wenda.so.com/q/1374263925068143?src=140
标签: